作者:陳耀寬 物理治療師
前一陣子一位以前治療過的大哥回來找我聊天,他說多虧我的治療,讓他終於可以好好上班了!
不然每天上班八小時,可是坐二十分鐘就開始坐立難安,各種刺痛,嚴重的時候看到椅子都會害怕,屁股跟骨盆前側都會痛,會有坐骨附近會被頂住的感覺,幸好治療之後狀況有改善,後來又聊了一下他最近做了什麼活動,有哪些動作需要注意的便與他道別。
除了像大哥這樣久坐引起的,跌倒,或者是生產後的婦女也都有可能會出現尾椎周邊疼痛的現象。
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尾椎疼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案例分享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大哥的狀況,他大概四、五十歲,體型偏瘦,工作時需要坐一整天。我遇到他的時候主訴是尾椎疼痛,已經持續約半年了,平常有健走的習慣,一周約兩到三次。
症狀主要是在坐姿下持續一段時間,嚴重的時候甚至只要二十分鐘就會開始疼痛,疼痛的範圍在尾椎坐骨一帶,有時會延伸到兩邊的屁股跟大腿外側。
經過理學檢查之後發現:負責內轉(IR)以及外轉(ER)的筋膜序列出現了問題以及臀肌的控制不良,這兩個問題導致了骨盆底肌肉群的僵硬與無力,使得他無法在坐姿下持續太長的時間。
因此我給予的治療策略為徒手治療調整筋膜序列以及加強核心肌群的訓練。
在經過三次治療之後他的症狀已經完全獲得控制,目前持續進行核心運動的自我訓練,繼續增強身體的活動能力,同時我也建議他可以進行更多的戶外活動增加整體的代謝以及循環速率,避免症狀再次發生。
目前整體來說狀況已經大幅度的改善,從本來上班沒多久就開始坐立難安,到現在已經可以上一整天班沒問題。
所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跟尾椎相連的組織
從圖片可以看到連接尾椎的肌肉比較大塊的有以下兩條:提肛肌〈levator ani〉跟提尾骨肌〈Coccygeus〉。
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連接尾椎的這兩條肌肉把骨盆下面的洞給蓋住,就像地板一樣,也被稱為骨盆底肌(Pelvic Floor)。
如果這兩塊肌肉過於緊繃或者是無力的話就可能會造成薦椎或者是尾椎附近的不舒服。
另外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有兩條固定薦椎的韌帶:薦棘韌帶〈Sacrospinous ligament〉跟薦粗隆韌帶〈Sacrotuberous ligament〉,也有經過尾椎附近。
如果遭受外力撞擊或者是長時間的壓迫拉扯也可能導致韌帶發炎,這也可能會導致有尾椎附近的不適感。
從上圖也可以看到韌帶旁邊有許多孔洞,在人體中這些孔洞其實都有肌肉或者神經…等組織從中穿透,因此肌肉或者韌帶的緊繃或是發炎都有可能會刺激附近的組織進而導致一些尾椎附近的疼痛。
尾椎痛的病因
尾椎疼痛(coccydynia)的風險因子有以下幾個
- 女性或是
- 肥胖
- 體重快速流失的人
造成尾椎痛的原因很多,可能的原因在這邊簡單分類如下:
- 外部損傷
- 內部損傷
- 非損傷性的原因
- nonorganic causes
外部損傷
常見的外部損傷的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往後跌坐在地上;跌倒的話可能會造成瘀傷,軟組織損傷,或者嚴重的話可能尾椎脫臼或者骨折。
另外一個是久坐在比較窄、硬或不舒服的平面上;久坐的時候由於上半身的重量大部分集中在坐骨以及尾椎附近的區域,因此也容易出現一些肌肉緊繃或者是韌帶拉扯發炎的狀況,如果接觸的平面無法分散壓力的話就更容易產生不適感了。
內部損傷
由於尾椎以及附著在其上的肌肉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出力,加上懷孕時為了順利生產骨盆附近的韌帶會有鬆弛的現象,因此生產後發生尾椎疼痛的情況也不少。
非損傷性的原因
非損傷性的原因有許多種,比如關節退化,椎間盤疾病,或者是薦椎與尾椎相連的關節活動度過多或過少,轉移痛…等。
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轉移痛,出現在骨盆後側的疼痛許多時候都是由於腰椎、薦椎、尾椎之間的關節問題所產生而傳導過去的。
非器質性(nonorganic)的原因
疼痛也有可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比方說身心症。
物理治療如何介入?
綜觀以上的問題,物理治療可以處理的部分有三個:關節問題,軟組織的受損,以及周邊關節所導致的疼痛。
利用姿勢以及生物力學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導致受傷的機制,是局部受傷,或是周邊關節引起的傷害以及該如何利用徒手治療以及運動治療去修正,進一步治癒並且預防疼痛的再次發生。
尾椎痛的治療
常見的治療方式有骨盆關節的調整,肌肉按摩,以及核心運動訓練。
關節調整
由於尾椎的組織許多都連接到薦椎與髂骨,因此調整薦髂關節也是常用的治療方法。
或者是直接調整尾椎
徒手治療
臀肌的收縮與骨盆的穩定性有高度相關,因此也常放鬆臀部肌肉去舒緩尾椎附近的疼痛。
核心運動
骨盆底肌是核心肌群的一個部分,因此可以利用核心運動去強化並且避免疼痛的再次發生。
最後
尾椎痛其實沒有那麼難以治癒,不論是跌倒,久坐,或是產後引起的疼痛只要接受適當的治療,都有機會像文中的那位患者一樣回復正常生活喔!
另外,這篇文章大部分都在解釋骨骼肌肉系統引起的尾椎痛該怎麼處理以及相關的概念,但是必須注意一點,尾椎痛也有可能是骨骼肌肉系統以外的轉移痛,或是文內所說的身心症,如果無法確定來源請一定要去找專業的醫師診斷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筆者為晉熯脊骨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如果對於此篇文章有所疑問或者有任何肌肉骨骼系統的疾病與問題歡迎來電諮詢,或者用line與我們聯繫。
電話:02-28235681
Line ID:@ykm3298z
祝大家身體健康,遠離疼痛!
資料來源
1. Management of Commo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ISBN: 0-7817-3626-9
2. Coccydynia: An Overview of the Anatomy,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Coccyx Pain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963058/